怒的道,“朝堂诸公谦谦君子,岂会失信于天下之人?”

庞雨并不穷追猛打,对蒋臣笑笑道,“我自然相信朝堂上各位大人,但民间百姓少了教化,哪里能理解大人们的操守。只是楮币更便于滥发,万一成宝钞一般,一石米值钞数十贯,百姓手中楮币便持续贬值。无论大人们是否超发,百姓有这样的担忧,便无人愿意保留楮币,自然难以再流通于市。”

方以智见蒋臣脸色不好看,便进来岔开话题道,“我游学江南时,曾听陈子龙兄说及钱钞,他说钱文不一,最是弊事。欲钱钞流通,皆须官给官敛,便如澄之方才所言,赋税罚脏皆需纳钞。钱币壅即藏粟居货,无以平其重轻。楮非钱也,而可执券以取钱,无远致之劳,有厚责之用,蒋兄的钞法之中,如何考虑的钱钞同用?”

蒋臣对这个问题有些准备,他平静的道,“陈子龙兄所言,正是纸钞便利之处,在下的钞法之中,钱钞可并用,只需另行钱法,各布政司开铸局铸新铜钱,民间小额交易,以铜钱即可。”

方以智对货币并不太熟悉,听了蒋臣的说法,也提不出什么意见。

庞雨摸摸鼻子,这几人说的都有道理,就是用政府信用为担保,又以政府权威扩大应用范围,保证纸钞的用途,限制金属货币的流通,增加纸钞在民间的保有量。那个陈子龙的说法里,还强调了纸币对商品流通的促进作用,没想到在这样的时代,桐城一个小小泽社之中,几个年轻人能对货币有了这么多认识,确实让庞雨刮目相看。

蒋臣喝了一口酒,却听庞雨又开口道,“那位陈子龙所说的,重点非是钱钞并用,而是以银钱为基本,钞是可兑换的纸币,百姓若是愿意,可将钞换为银钱,若是远出之时要方便携带,又可换为钞。但蒋兄的钞法中,未涉及银钞兑换,如此便与宝钞有一相同的地方,便是未有发行的准备金。朝廷两手空空,要收尽民间之存银,如同孙兄所说,是有用之物换无用之物。若是朝廷有准备金而发钞,百姓自然愿意用,因其便捷而信用又有保证。蒋兄现在是要反过来换,百姓就未必愿意了。”

蒋臣辩解道,“换了存银在朝廷手中,也非是不可再兑换,于百姓无甚差别。”

“若是无甚区别,那为何朝廷要拿出楮钞而收走白银,对百姓而言又

章节目录